李冬冬 副教授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部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职位:副系主任
提供学校: | 华东理工大学本研学习平台 |
院系: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专业大类: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专业: | 软件工程 |
课程英文名称: | Principles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 |
课程编号: | 12931014 |
学分: | 3.5 |
课时: | 64 |
“计算机组成原理”是硬件基础课,是计算机专业的必修核心课程。主要讲解计算机的硬件构成,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可掌握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的核心知识,为将来从事硬件设计打基础,同时为理解并行软件设计等提供基础知识。 1、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的第一个侧重点是计算机硬件组成。这部分重点讲解计算机的各个部分(控制器、运算器、存储器)的原理、算法和相关设计标准,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计算机的体系结构基础并理解基本的设计原理,能从整体上把握计算机系统各个部分的功能,分析各个部分的关系和作用,形成关于计算机组成的系统论。 2、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教学的第二个侧重点是软硬件接口。这个部分重点讲解软件编译成底层代码后是如何在数据通路上,由控制器控制执行的(即指令的执行原理),不仅仅简单讲解单条指令的执行还非常注重讲解循环、过程函数在计算机底层的实现,从而使学生真正掌握软硬件之间的关系,在进一步学习编译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之后,使学生能够完全掌握计算机内部的运行机理并具有底层软硬件设计的能力,能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指导自己对计算机组成各个概念及其联系的理解和把握,从而培养全面、系统和辩证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现在的程序设计语言已发展到并行程序设计阶段,已经不能靠编译来完全屏蔽底层硬件的相关内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的软硬件接口教学可以使学生初步理解内存分配优化、多核多任务等软件问题是如何在底层硬件实现的,从而有助于学生写执行速度快的高质量代码。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和软件工程专业学生打下坚实的解决复杂工程技术问题的基础,理解计算机技术应用中的价值评判和工程伦理道德问题,掌握对于计算机技术服务大众、服务社会、服务全人类的正确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