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黎明 教授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
部门:生物工程学院
职位:党委书记
提供学校: | 华东理工大学本研学习平台 |
院系: | 食品科学与工程系 |
专业大类: | 食品科学与工程 |
专业: | 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 |
课程英文名称: | Principle of Food Engineering |
课程编号: | 12242010 |
学分: | 2.5 |
课时: | 40 |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的性质、食品工业发展的需求和方向决定了食品工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是高层次、高质量的“食品卓越工程师”。卓越食品工程师必须从理论基础、专业技能、工程素养等三个方面着手培养,并依据这个培养要求来调整和更新教材知识结构和教学及实践方法。《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基础专业课程,在基础课和专业课之间起着承前启后、由理及工的桥梁作用,涵盖了多学科基础知识、单元操作和设备知识,从而构成了食品工程学科的独特知识体系,成为食品科学与工程卓越工程师培养的核心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以下能力:
1,能够运用包括数学、自然科学、专业知识等多学科知识理解食品工程中的单元操作,树立工程意识,形成工程思维;掌握主要“单元操作”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设备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能够运用工程观念分析和解决食品工程的复杂问题。
2, 掌握动量传递、传热、传质等“三传”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熟练应用工程过程的“传递速率”,能够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来分析食品加工、保藏过程的传质、传热问题等食品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获得有效结论和实施方案。具有解决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参与食品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护能力。
3, 能够熟练计算复杂食品的比热、导热系数等常用物理参数,能够熟练运用“三传”基本公式、原理、数学模型,针对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及主要设备进行正确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等定量运算。针对食品制造过程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能够理解并正确评估食品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4, 掌握与食品工程相关的多学科知识的掌握和“三传”基本原理的掌握和熟练运用,通过案例分析教学和学生文献查询对应的实际案例并进行案例分析,锻炼学生在食品工程领域及其他领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与专业基本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