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程导读
- 1.1数据管理技术前沿
3    关系模型与关系代数
5    SQL数据定义与更新语言
6    数据库编程
8    关系数据理论
数据库原理
华东理工大学本研学习平台 王占全等
数据库原理课程是计算机科学技术专业必修核心课程。通过计算思维驱动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系统的概念、原理和设计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为进一步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基本内容包括关系数据模型、关系代数、SQL语言、关系数据库设计、规范化理论、安全性和完整性事务处理、并发控制和恢复、以及数据存储结构和查询优化、前沿技术等。学生应按照本大纲的要求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并通过课后作业和上机练习加深对概念的理解、熟悉查询语言的运用;通过实验设计和实现一个数据库应用系统的项目,进而培养学生新工科背景下加强运用数据库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 1、掌握数据库原理基本知识,包括关系代数理论,SQL语言和数据库设计等,理解和掌握数据库作品开发流程。并将计算机领域工程设计和产品开发全周期、全流程的基本设计/开发方法和技术应用到作品的设计和开发中,在设计和实现中要了解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的各种因素; 2、通过对数据库SQL语言操作,ER图设计,事务处理和查询优化处理等实验,培养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3、在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各类实验中,熟悉一些编程工具,编程语言,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非关系数据库系统等,从而培养学生了解计算机领域常用的现代仪器、信息技术工具、工程工具和模拟软件的使用原理和方法,并理解其局限性; 4、通过数据库原理课程的实验,项目和参加国/市竞赛训练中,培养学生熟悉工程管理中时间成本控制、社会意识导向等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理解计算机领域工程及产品全周期、全流程的成本构成中涉及的工程管理与经济决策问题; 5、通过项目实践,参加各类竞赛等,培养学生在计算机领域团队中独立或合作开展工作能力。 6、能理解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具备科学精神和工程师的基本素养,能够在数据库领域方面为相关国产化软件发展作出贡献,且具备科技报国的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1    课程导读
3    关系模型与关系代数
5    SQL数据定义与更新语言
6    数据库编程
8    关系数据理论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部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职务:系副主任
数据挖掘;空间数据库;教育大数据。
工作以来已发表教学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教学论文30 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8篇,EI 或核心期刊14 篇),科研论文20余篇(第一或通讯作者13 篇,且均被SCI、EI 检索);主编教材4 部;指导学生竞赛学生获得市级奖项120 余项,指导大学生创新实践项目8 项;主持省部级教改项目12 项,其中与天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10 余所高校进行教学改进合作。主持大数据、金融风控、燃气数据等相关科研项目6 项。
先后获得了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排名1,2),二等奖1项(排名1),校本科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排名1)等13项奖励;2篇优秀教学论文;3项省部级教改项目优秀结题奖;获得了宝钢优秀教师教奖、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优秀教师奖、省部级学生竞赛优秀指导教师等近30项荣誉。
单位:华东理工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部门: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访问控制;数据隐私保护。
发表论文约10篇等
多次获得校优秀先进个人等冗余称号。指导学生多次获得优秀指导教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