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
胡美琴 华东理工大学本研学习平台
检索结果共
个
1
第1章 审计概述
1.1
审计概述
1.2
审计要素
1.3
审计目标
1.4
审计的职业道德
1.5
审计风险
2
第2章 审计计划
2.1
初步业务活动
2.2
总体审计策略和具体审计计划
2.3
重要性
3
第3章 审计证据
3.1
审计证据的性质
3.2
审计程序
3.3
函证
3.4
分析程序
4
第4章 审计抽样方法
4.1
审计抽样的相关概念
4.2
审计抽样在控制测试中的应用
4.3
审计抽样在细节测试中的应用
5
第5章 审计工作底稿
5.1
审计工作底稿概述
5.2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范围
5.3
审计工作底稿的归档
6
第6章 风险评估
6.1
风险识别和评估概述
6.2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讨论
6.3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6.4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6.5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7
第7章 风险应对
7.1
针对财务报表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主体应对措施
7.2
针对认定层次重大错报风险的进一步审计程序
7.3
控制测试
7.4
实质性程序
8
销售与收款循环
8.1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点
8.2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8.3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的评估
8.4
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8.5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9
第9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9.1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特点
9.2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主要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9.3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9.4
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9.5
测试采购与付款循环的内部控制
10
第10章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审计
10.1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特点
10.2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业务活动和相关内部控制
10.3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重大错报风险
10.4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控制测试
10.5
生产与存货循环的实质性程序
11
第11章 货币资金审计
11.1
货币资金审计概述
11.2
货币资金的重大错报风险
11.3
测试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
11.4
货币资金的实质性程序
12
第12章 完成审计工作
12.1
完成审计工作概述
12.2
期后事项
12.3
书面声明
13
第13章 审计报告
13.1
审计报告概述
13.2
审计意见的形成
13.3
审计报告的基本内容
13.4
在审计报告中沟通关键审计事项
13.5
非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
13.6
在审计报告中增加强调事项段和其他事项段
14
第14章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
14.1
质量控制制度的目标和对业务质量承担的领导责任
14.2
相关职业道德要求
14.3
客户关系和具体业务的接受和保持
14.4
人力资源
14.5
业务执行
15
第15章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和概念框架
15.1
职业道德基本原则
15.2
职业道德概念框架
15.3
新建课程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