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学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习本章,掌握反致、先决问题和区际法律冲突、人际法律冲突及时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法律规避、外国法的查明和适用、公共秩序保留等制度的基本内容以及它们在国际私法上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反致;先决问题;区际、人际与时际法律冲突的解决;法律规避;外国法的查明和适用;公共秩序。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复习课本相关章节
(二)对本课程重点概念应知应会
(三)按时参与线下课程学习
(四)课后复习指导
1、观看前述章节推荐视频的相关课程;
(1)反致课堂课堂串讲
(2)识别课堂串讲
(3)法律规避课堂串讲
(4)公共秩序保留课堂串讲
(5)外国法内容的查明课堂串讲
(6)第四章同学提问课堂答疑
2、参与课程讨论、完成课本所有测试题;
3、阅读相关案例;
4、阅读相关书籍和研究论文:
[1]黄梓东,冯霞.冲突法域反致制度的价值考量及实现[J].求索,2012(7):244-246.
[2]陈小云,屈广清.英国反致制度对我国的新启示[J].东南学术,2012(6):176-185.
[3]高琦.国际私法反致制度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2(2):72-76.
[4]翁杰.国际私法反致问题的诠释学解释[J].社会科学家,2013(7):114-117.
[5]罗先云.身份性涉外民事关系与反致制度可适用性分析——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九条的质疑[J].红河学院学报,2014,12(4):39-42.
[6]王渤.反致制度的发展及我国的对策研究[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11):109-110.
[7]贺莹莹.我国法律适用法中反致制度的立场及其反思[J].学理论,2015(7):154-155.
[8]焦龙.论国际私法上的反致制度及中国的立法选择[J].荆楚学刊,2016,17(3):90-96.
[9]杨安琪.浅论反致制度及在我国的构建[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8):122-123.
[10]许婷婷.国际私法中反致适用问题研究[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1):55-58.
[11]黄钰.国际私法反致制度的初衷与实现状况[J].研究生法学,2021,36(2):46-59.
[12]曹晨宇.浅析反致制度之价值及其应用空间[J].法学(汉斯),2021,9(1):16-20.
四、具体学习内容
(一)反致
(二)先决问题
(三)区际、人际与时际法律冲突的解决
(四)法律规避
(五)外国法的查明和适用
(六)公共秩序
五、重点理解和应知应会点
以上不同概念的各自内涵、相关经典案例、产生原因及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