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国家: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等

20189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以下简称《乡村战略规划》),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据了解,这份《乡村战略规划》总计接近3.8万字,分为十一篇三十七章,从规划背景、总体要求、重大意义、指导思和基本原则等多个维度对我国乡村发展进行了统筹规划和全面布局。

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等

能源新闻网注意到,作为基础性产业,在这份关系国计民生的《乡村战略规划》之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一直高度重视的能源业被提上了重要位置。

在第二十八章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中共中央、国务院将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作为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并单设一节以强化其突出作用和意义。

《乡村战略规划(20182022年)》直接提及能源内容如下:

通盘考虑城镇和乡村发展,统筹谋划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能源、生态环境保护等主要布局,形成田园乡村与现代城镇各具特色、交相辉映的城乡发展形态。

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能和风能。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供热、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和规模化大型沼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大幅提高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实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替代。推广农村绿色节能建筑和农用节能技术、产品。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探索建设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区。

如何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1.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能和风能。

2.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

3.加快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供热、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和规模化大型沼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

4.推进农村能源消费升级,大幅提高电能在农村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快实施北方农村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积极稳妥推进散煤替代。

5.推广农村绿色节能建筑和农用节能技术、产品。

6.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探索建设农村能源革命示范区。

 

能源供需|

乡土中国从何来?

如何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农村能源是能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物质基础。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农村能源发展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的重要作用,党中央国务院2018年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农村现代能源体系是什么

农村现代能源体系的内涵,从能源消费侧来看,就是要通过优化用能结构、提高用能效率,构建清洁高效的农村能源消费体系,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农民能源消费升级;

从能源生产侧来看,就是要有效利用农林等废弃物和光伏等天然资源,引导农民积极参与能源生产,构建绿色安全的农村能源生产体系,保障农村能源供应,为农村产业升级提供新动能;

从能源服务侧来看,就是要通过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完善能源供应和运维网络,构建优质便捷的农村能源服务体系,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提升农村普遍服务能力。

当前,我国农村能源供应与现代能源体系要求相比,尚有较大距离,主要表现为:

从能源消费侧来看,

一是用能结构持续优化但仍以煤炭为主。近几年农村生产和生活用能中清洁能源占比逐年提升,但受制于我国富煤贫油少气的资源禀赋,以及农村劣质散煤监管难、用能成本增加等影响,农村能源供需平衡短期内仍主要依靠煤炭。

根据《中国能源统计年鉴》,2018年我国农村生产生活能源消费中煤炭占到38.41%,农村能源环境治理任重道远。

二是能源消费持续升级但用能效率普遍不高。

以煤改电取暖为例,虽然农房节能改造可大幅降低取暖能耗,但由于一次性投入较高影响改造推进进程,用能设备尤其是取暖设备选型的差异导致设备效率参差不齐,农村生活用能效率普遍不高。

从能源生产侧来看,

一是农林等废弃物大多用于还田,能源化利用潜力未充分挖掘。

以河北省为例,农村生活用能总量约为1400万吨标准煤,经测算,生物质可利用资源量3004万吨标准煤,理论上生物质资源总量能够满足本省农村地区全部生活用能。

但受农林废弃物能源化利用认识不到位、原料供应价格上涨快、市场化程度低等影响,能源化利用潜力未充分挖掘。

以秸秆为例,该省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6%,但近2/3的秸秆用于还田,目前该省秸秆能源化利用率仅为6%左右。

二是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但增速大幅放缓。

受补贴政策调整、新能源欠补缺口、全额消纳压力等因素影响,今年新能源装机增速大幅下降。

以农村优质新能源光伏为例,今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光伏装机1140万千瓦,比去年同期减少53.1%,其中农村常用的分布式光伏装机新增容量降幅超过六成。

从能源服务侧来看,农村能源服务能力大幅提升但仍与城镇有一定差距。

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约束,农村能源基础设施与城镇仍有较大差距。

农村电网部分低压线路供电半径长、负荷重,导致用户端低电压;

部分农排线路线径较小、配变老化,导致农排电网薄弱。

天然气和热力管网规模化供能特点与农村分散式居住特点之间矛盾尚未解决,集中供能在农村覆盖面仍较低。

同时,目前政策对农村新能源的后期运维团队、运维资金来源等尚未明确,服务市场仍存在标准缺失、准入门槛模糊、人员资质参差等问题。

如何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我国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应在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目标和具体要求下,从顶层设计、政策制定和措施引导三个发力点持续发力,逐步建成与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深度融合的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在顶层设计上,按示范建设期、体系定型期、全面建设期、可持续发展期四个阶段制定发展路线。

结合乡村战略实施路径和进程,围绕解决三农问题和农村能源发展问题,现代农村能源发展可按示范建设期(2020年)、体系定型期(2021年~2022年)、全面建设期(2023年~2035年)、可持续发展期(2036年~2050年)四个阶段进行。

明确各阶段农村清洁煤在散煤占比,电能在终端能源比重,可再生能源开发规模、机制保障等建设目标以及区域环境治理、能源利用效率、普遍服务水平、产业带动能力等效益目标,逐步构建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的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在政策制定上,通过决策支撑、资金保障、科技创新三个系统进行扶持。

一是建立规划引领、因势利导的决策支撑系统。统筹农业、水利、电力、林业、住建、科技等部门,形成分工合理、密切配合、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立足本地资源禀赋、经济实力、基础设施、技术成熟度、农民消费能力等条件,统筹利用各类清洁能源,在符合清洁利用标准的基础上,加强经济性、稳定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论证。

二是建立政府引导、市场调节的资金保障系统。

积极稳妥推动可再生能源参与市场化竞争,优化发展规模和结构,提升相关补贴资金使用效率,切实减轻公众的消费负担。鼓励金融机构通过实施补贴资金资产证券化、优先支持相关企业发行等额担保债券等方式,完善绿色能源金融服务供给机制。将PPP等建设模式引入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农村能源服务站、多能互补等农村重点项目建设。

三是建立技术驱动、集聚合力的科技创新系统。

加大对农村用能领域技术创新的支持,发挥技术在产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

培育以企业为主导的农村能源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科技、信息、资金、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向乡村集聚,带动农村能源产业链创业发展。

 

在实施引导上,从能源生产、能源消费、能源服务三个维度精准发力。

 

能源生产上,促进清洁能源生产,打造农村生态产业链。

提升农林废弃物等能源化利用优先级,制定针对生物质特点的环保建设标准,在畜牧业科技园开展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试点,探索推进畜禽粪污、秸秆、病死畜禽、农田残膜、农村垃圾等废弃物全量资源化利用。

进一步规范分布式能源并网运行模式,鼓励较大规模的集中式电站配置储能设施,提升电网调度能力和消纳能力。

 

能源消费上,降低清洁用能成本,推动农民能源消费升级。在居住率高经济基础好的聚居型村落,采用空气源热泵+水蓄热电锅炉集中式供能方式,打造电能生态村。在居住率低生物质资源丰富的聚居型村落,采用生物质颗粒物加工站+清洁炉灶集中式供能方式,打造生物质能生态村。因地制宜推广被动低能耗农宅,加强农宅节能宣传,加大双代煤农户和贫困户的农房节能改造补贴力度,培养农民建筑节能意识,推动光伏建筑一体化。

 

能源服务上,提升农村能源普遍服务能力,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结合新型城镇化和城乡统筹示范区域规划,提升天然气管网和热力管网覆盖范围,加快集中供能方式向农村地区延伸。在新一轮农网升级改造中,推进分布式电网和集中式电网同步建设,发挥不同能源在季节、天气、地域上的互补作用,打造具有农村特色的源网荷储用协调发展的能源互联网。

 

(作者分别系国网河北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能源发展研究中心政策与战略研究室主任、主任工程师和专责)

 

电力网官方微信

 

陈修言委员:建议构建以电为中心的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新华财经客户端

发布时间:19-03-0810:55

 

中国金融信息网讯(记者邹晨洁山晓倩蒋春林)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董事长陈修言表示,推动农村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以电为中心的农村现代能源体系,可以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是实现乡村振兴、促进生态建设的现实需要。

据介绍,电能是清洁、高效、便捷的二次能源,终端利用效率高达90%以上;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提升一个百分点,单位GDP能耗可下降4%左右。2000年以来,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由14.8%提高到近24%,预计20302050年将分别达到30%40%

目前我国总体上具备了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提升乡村电气化水平、构建以电为中心的现代能源体系的电网基础。陈修言说,当前我国能源体系主要存在三个矛盾,即传统用能方式比重高与新能源利用率低的矛盾,农村潜在用能需求较强与能源基础设施发展相对滞后的矛盾,以及农村能源转型发展任务较重与体制机制不完善的矛盾。

陈修言建议,推动农村能源生产革命,增加清洁能源供给。根据各地的自然资源禀赋等情况,大力推广太阳能、风电、生物质发电、冷热电三联供、清洁供暖、智慧能源等示范项目。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优化资源配置方式,建立多方共建共享、经济可持续的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模式。同时建立乡村绿色发展标准体系,加速淘汰落后的能源供给方式和设备。

陈修言还建议,推动农村能源消费革命,提高电能消费比重。继续大力推进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对农村电网投资实行长期低息贷款或政府贴息,在电价政策制定上充分考虑农村电网投资的公益属性,妥善解决后续还贷问题;对贫困地区和边远地区农村电网建设,加大中央资本金扶持力度。要大力实施智能电网、村--县三级能源互联网、节能建筑等示范项目,提高农村地区的智能化用能水平。陈修言说。

 

能源观察:国务院明确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

2018093007:58来源:川财证券

分享到:

18705人参与讨论我来说两句手机免费看资讯财富号入驻直达

  【石油石化】近期 EIA原油库存下降 205万桶,美国石油钻机数下降 1 台至 866台,布伦特和 WTI原油价格分别上涨0.79%2.58% IHS预计20192020 年深水平台需求量将大爆发,2020 年全球海上钻井平台数量有望达到 521座,并且海上开采程度高的成熟油田已满足大规模设备资产退役条件,利好海上钻井平台服务商及海上工程建设企业;本周布伦特油价再次触及 80 美元关口,四季度存在因伊朗原油出口量下降带来的油价上行的机会,利好石油公司和油服企业,相关标的:中海油服、中油工程、贝肯能源、中国石化、中国石油、海油工程、杰瑞股份、石化机械等。

 【公用事业】国家能源局公布 8 月份电力工业统计数据,受益于第二产业用电量回升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 8 月份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8.8%,增速同比提高 2.4个百分点,环比回升 2.0个百分点,增速维持较高水平。用电量维持高增长叠加新增装机容量放缓,行业景气度持续向好, 1-8月份发电设备平均利用小时数同比增加 88 小时。火电方面,随着各地一般工商业电价下调 10%目标陆续完成,火电标杆上网电价下调风险已基本解除,而成本端有望随着煤炭价格回归绿色区间逐渐下降,盈利有望持续改善,可关注装机结构优质企业,相关标的有华能国际、华电国际、皖能电力、粤电力 A 等;水电方面,今年 6-8月份来水情况偏丰,水电企业业绩向好,可关注长江电力、国投电力、桂冠电力等;核电方面,近日全球首台AP1000机组-三门 1 号机组正式商用,作为电力基础设施建设重要方向之一,第三代技术的成功落地有望推动核电重启,可关注中国核电、浙能电力、福能股份等。

 行业动态

 【原油】美国能源部长佩里表示:美国并未考虑释放战略石油储备来降低油价,因为影响较小影响时间也是较短;油价上涨可能只是短暂的,但全球产油国可以弥补伊朗供应的损失;若沙特和科威特就争议油田达成一致,石油供应或将增加30 万桶/日。【天然气】俄罗斯能源部石油天然气开采和运输司司长表示,在所有液态天然气项目都得到落实的情况下,俄罗斯液态天然气的产量将约为8300 万吨,俄液化天然气的生产潜力将使该国的市场份额从4.5%增长到2035 年的15%-20%

 【电力】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其中,《规划》对构建农村现代能源体系提出明确要求:优化农村能源供给结构,大力发展太阳能、浅层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因地制宜开发利用水能和风能。完善农村能源基础设施网络,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加快推进生物质热电联产、生物质供热、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和规模化大型沼气等燃料清洁化工程。

山东构建现代农村能源体系 

山东省委、省政府印发《山东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明确要求推进农村能源革命。

规划显示,该省将着力推进农村能源结构调整,深化农村能源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构建清洁高效、多元互补、城乡协调、统筹发展的现代农村能源体系。

具体措施包括:

加快新一轮农村电网升级改造,推动供气设施向农村延伸,形成以电网为基础,与天然气管网、热力管网等互补衔接、协同转化的能源设施网络体系;

支持绿色能源示范村镇、可再生能源集中供热等重大工程建设,重点支持生物质供热、规模化生物质天然气、规模化大型沼气、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多能互补系统工程的示范应用,提高农村清洁能源自给率;

大力发展互联网+”智慧能源,促进能源和信息深度融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