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六甲海峡对于中国、日本、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破解马六甲海峡困局有三个方案,其实加强国际合作是最佳破解之道。
马六甲海峡,又译做麻六甲海峡(英语:Strait of Malacca;马来语:Selat Melaka):是位于马来半岛与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漫长海峡,由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三国共同管辖。
马六甲是马来西亚近代一个重要的国际贸易交通港埠,国际上习惯用它称呼该海峡。区别:新加坡海峡只是其中的一小段。海峡呈东南-西北走向。它的西段属缅甸海,东南端连接南中国海。海峡全长约1080千米,西北部最宽达370千米,东南部的新加坡海峡里最窄处只有37千米,是连接沟通太平洋与印度洋的国际水道。
被西方国家誉为海上生命线的是霍尔木兹海峡。
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南中国海(从新加坡到台湾附近)的油轮是经过苏伊士运河的3倍、巴拿马运河的5倍。马六甲海峡对于日本、中国、韩国,都是最主要的能源运输通道,是“海上生命线”。马六甲海峡毗邻中国,是中国的南大门和重要的能源供应航线。中国石油进口多来自中东、非洲、东南亚地区,进口原油的五分之四左右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目前,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近6成是中国船只。
素有“东方的直布罗陀”“远东十字路口”之称的马六甲海峡,是东亚国家与南亚、西亚及大洋洲、非洲、欧洲国家联系的海上交通枢纽,也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咽喉。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5年以来,陆上“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取得骄人成绩,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则充满挑战。
马六甲困境
目前,世界超过60%的石油运输、50%以上的集装箱货运、1/3散货海运及50%的中国大陆进出口物资和80%的石油都要经过马六甲海峡。日本和韩国从中东购买的石油,绝大部分也是通过这里运输。随着中国能源需求量的不断增长,从中东横跨印度洋途经马六甲海峡的航线,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脉。
中国进口原油主要来自中东、非洲和亚太地区,其中大部分要经马六甲海峡运输,每天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有近六成驶往中国,其中绝大部分是油轮。1995~2005年,中国对原油的需求十年间翻了一番,并且在接下来的15年中,这个数字将再翻一番;预计到2020年,中国原油进口日均超过900万桶,占沙特阿拉伯石油产量的86%,而输往中国的原油和成品油超过85%要跨越印度洋并通过马六甲海峡。
在国际局势存在变数的情形下,这条航道随时可能因战事而被阻断。
克拉地峡运河(规划中),位于泰国的春蓬府和拉廊府境内的一段狭长地带。是马来半岛北部最狭窄的地方,宽仅56公里。北连中南半岛,南接马来群岛,地峡以南约400公里(北纬7度至10度之间)地段均为泰国领土,最窄处50多公里,最宽处约190公里,最高点海拔75米。拟建的克拉运河,全长102公里,400米宽,水深25米,双向航道运河,横贯泰国南部的克拉地峡。运河建成后,船只进入太平洋不必穿过马六甲海峡,绕道马来西亚和新加坡,可直接从印度洋的安达曼海进入,航程至少缩短约1200公里。一旦建成,所有原本要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船只可以将航程减少1200公里。对于中国、日本、韩国等国的商业贸易都将造成重大影响,尤其是在2016年,马六甲通行船只达到了惊人的84000艘,快速接近马六甲的最高容量。 反对者认为,中国现在在所谓“马六甲困局”上,出现了极为荒谬的形而上学。这个词其实是个代称,指的是石油等重要物资供应依赖海运而中国的海上力量投送却不匹配。可是到了克拉运河的吹鼓手那里,却是只要绕开马六甲海峡,就安啦!这简直是幼稚园大班都不如的阅读理解水平!只要一看地图就可以知道,一支能够封锁马六甲海峡的舰队,连挪窝都不用,就地便可封锁克拉运河,甚至由于克拉运河的西口更靠北,对着的是孟加拉湾方向,以印度为基地的舰艇飞机可以更容易的在安达曼群岛组织封锁。因此,如果说商务上克拉运河的价值为零,在战略上克拉运河的价值是负数!要解决“马六甲困局”,答案不是挖运河,而是一支驻泊于新加坡樟宜海军基地的舰队!认为克拉地峡有战略意义的,是拿陆权思维来理解海权。美国之所以有海洋霸权,不是因为在哪哪有驻军,而是有强大的,可以随时调遣的海军。 所以美国封锁了马六甲,中国还可以走克拉地峡的,真是秀逗了。 人家有封锁了马六甲的海军,还搞不定近在咫尺的克拉地峡?而且美国根本没必要封锁马六甲,在波斯湾搞个演戏就能把你玩的够呛。马六甲困境虽然来自于马六甲海峡,但要想解决马六甲困境,不是在旁边挖条地峡就有用的。 关键是要有和美国一样牛逼的海军!!!!! 但是,一句话,修克拉河运可以缩短同行时间,减少对马六甲的依赖,最重要的是可以为沿路各国家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要想富先修路,这句话没错吧?交通环境搞好了,经济环境自然会变好,只要自己不做死,你还怕赚不到钱?再看看沿途都是哪些国家,缅甸泰国,属于东南亚势力中的亲华派,修好了,大哥小弟一起赚钱,巩固彼此关系,何乐不为?另外就是可以严重削弱新加坡的地位,想想每年通过马六甲的大头都是谁,咱都不走他的路了,他去哪收钱?新加坡重要就在于他是国际航道枢纽,而克拉运河可以起到削弱其地位的作用,同时新运河可以使中国船队远离美驻新加坡力量,你可以说老美同样可以封锁运河,但有一点,运河处于内陆环境,你认为美国可以有把握在内陆环境同中国对抗?封锁海峡容易,一个舰队搞定,你封锁运河一个舰队试试?而且修运河的过程同样可以提供就业岗位,消耗内需,至于所谓的生态问题,管我球事?是在我们的领土挖的?至于同行各国所谓的反水可能性,我觉得依照目前中国的发展速度来看,问题不大,不管他们国家怎么乱,政府怎么更迭,同中国这个庞大的邻国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还是有必要的,他反水,打他呗,理由就是武装护侨,我相信中国的力量是可以影响东南亚邻国的总之我认为克拉运河能够增加收益,提升并巩固邻国关系,扩大市场,可以起到类似联盟缔约的作用 |
图为北极航道开通仪式
近日,据媒体报道,中俄两国成功打通开辟了一条新的大动脉,最近一艘货轮首次途径北极航道,从欧洲抵达了亚洲相关国家,这意味着北极航道正式开通了,马六甲困局终于被破了,此前驶向亚洲的货轮绝大多数要途径马六甲海峡,而马六甲海峡一直处于西方控制之下,这让亚洲相关国家非常苦恼,而此次北极航道的开通让马六甲海峡完全失去战略地位,西方对相关国家的封锁已成为过去式了。
图为中俄北极航道想象图
对于亚洲地区的相关国家而言,马六甲海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航道,这个毗邻新加坡的航道是亚洲地区前往欧洲和非洲甚至大西洋沿岸必须通过的航道,而新加坡等国则保持对航道的控制权,而美国则一直对这些国家尽力拉拢,目的就是拉拢这些国家到自己同一个个阵线,封锁相关国家,企图建立起一道岛链控制亚洲商贸,保持自己的环球霸权。
但最近马六甲海峡的封锁已经成为过去式,美国在此苦心经营的封锁都落了空,只因为相关国家达成了两个至关重要的战略目标,堪称打通了水陆两条大动脉,除了陆上天然气输送管道外,还有一条非常重要的北极航线,通过这条航线,货船不仅不需要通过马六甲海峡,苏伊士运河和英吉利海峡这些被西方国家控制的主流航道。
图为中俄天然气管道施工现场
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时间和资金进行运输,同时因为北极航线涉及的国家领海较少,也不容易被其他国家拦截,需要交纳的费用也大大降低,更是让西方国家无法在货物运输途中指手画脚借机挑起事端。
在北极航线和陆上燃气管线同时开始运营的时候,西方国家试图在马六甲等地进行的封锁对于亚洲相关国家而言将彻底成为过去式,依靠这条重要航线,商贸航运不仅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低的价格达到更高的效费比,还能让西方国家再也不能利用重要航路通行权横插一脚,而同时西方国家之间的航运却很难用到这条航路,只能通过常规航路运输货物,产生的各种成本将会更加高昂,却根本无法干涉,毕竟这条航路完全不在自己控制范围内,收益国家只有这条航线的周边国家。
总的来说,西方国家苦心经营的马六甲海峡很快就会因为一条更快捷更经济的航线的出现而失去战略地位,相关国家可以利用这条新航线和新的天然气输送管路作为两条大动脉,绕过西方控制重要航路让西方国家封锁成为空谈。
马六甲海峡可是新加坡的经济命脉,由于新加坡是马六甲海峡为数不多的深水港,所以也是来往商船的必停港口,靠着马六甲海峡,新加坡可谓是赚的盆盈钵满,而新加坡在马六甲海峡70%的业务都是由中国商船贡献。
就在2016年,李显龙喊出亚洲国家希望由美国来领导而不是中国的话音未落。
中国就拍板决定和马来西亚投入巨资在马六甲海峡共建皇京港,皇京港的吞吐量和地理优势都远超新加坡港。
以此同时,中国同时开工,和巴铁共建巴达尔港,减轻对马六甲的依赖。
基建狂魔两大港口的开建无疑直接抄了新加坡的后路,对新加坡来说可谓是一剑封喉。
消息一出,新加坡举国哀嚎一片。
我们看到新加坡对中国的表态从此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
就在2019年,还是这个李显龙,面对美国喊出了:
中国崛起不可阻挡,美国必须接受,别让小国夹在中间做炮灰!
公开喊话特朗普政府,必须放弃围堵中国的政策,学会和中国友好相处。
而如今拜登还未上任,李显龙就已经再次喊话美国,表态不会加入美国反华联盟的队伍。
这既是对拜登政府表态,与此同时也是向中国表明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