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程序制度

民事诉讼程序采用辩论制,独任审理;部分诉讼,特别是侵权诉讼等由陪审团裁断,法官判决。

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是:

联邦和若干州保留大陪审团审查重罪起诉的制度;

非法取得的证据不得采纳;

诉讼程序

民事诉讼程序采用辩论制,独任审理;

部分诉讼,特别是侵权诉讼等由陪审团裁断,法官判决。

刑事诉讼程序的特点是:

联邦和若干州保留大陪审团审查重罪起诉的制度;

非法取得的证据不得采纳;

辩护时,民事案件中的原告、被告律师,刑事案件中的公诉人和被告律师相互对抗争辩,法官不主动调查,仅起消极仲裁人的作用。

解析美国法律的特点及司法制度

一、美国具有联邦法律和州法律两套法律体系

美国是一个联邦国家。按美国宪法规定,联邦与各州实行分权原则,联邦与州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立法机构和司法体系,这样,美国就有了两套法律体系。不仅如此,每个州又有各自的法律体系,不但立法和司法机构的设置不尽相同,而且法律内容也有不少差异。例如:美国没有全国统一的联邦普通法,只有州普通法,可以说50个州就有50种普通法。另如,有的州实行夫妻共同财产制,有的州则实行夫妻分别财产制,有的州离婚条件很严,有的州则较宽。由此可见,美国法律制度比较复杂,也比较多样化。当然,美国法律基本上是统一的,这种基本统一由联邦宪法和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所保证。

二、契约法促就了美国社会的信用根基和公民诚信守约的普遍意识

在美国,信用、守约是公民普遍的信条,这得益于美国良好的教育机制和环境造就了公民较高的素质,也得益于美国的契约法律制度。契约法主要是判例法,19世纪末才开始制定某些统一的成文法,主要在商业方面。20世纪50年代,有关契约的制定法陆续增加,其中最重要的是《统一商法典》(第2篇)和《消费信贷保护法》(1968)等。美国重视必须书面形式订立的契约与不必一定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契约的区分。前者包括超500美元的买卖契约、不动产契约、履行期限超过一年的契约、承诺在儿女结婚时转移财产的契约,以及遗产管理人承诺以自己财产支付死者债务的契约等;不以书面形式订立的契约必须有契约成因,即以交易为内容,因而无偿赠与虽可在事实上履行,却不能作为契约成因,不产生请求权。

三、在立法和法院判决上保护弱者是美国法律的重要特点

美国宪法修正案第一条规定:“国会不得制定法律:剥夺言论或出版自由,或人民和平集会或申请政府伸冤的权利。”宪法的这一规定使政府阻止任何发言或出版的行为不合法,并限制政府因某人曾发言(撰)文而随意受到追究。立法者的立法旨意非常明显:讨论公务不受任何限制。法院判决也显不同:某报对电影演员的批评失实,损害其名誉权,判赔100万美元;而批评议员州长失实则判罚1美元。当然,在美国并不是说言论者在任何场合下的言论都可以不受追究,其法律中也有伪证罪、抵毁罪的规定。

但在媒体的监督面前,民众是弱者,政府及其官员是强者,通常法院以保护弱者的一般法治原则给以不同对待的判决,是美国法律的一个重要特点。在许多州,公众可以对官员或候选人自由评论,即使有错误也不承担责任。《紧急救济法》的制定也是保护弱者这一特点的有力说明。

四、判例被认为是美国正式的法律渊源之一,且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作用

在我国,实行成文法制度,即法官严格依照法律条文的规定,根据查明的事实作出裁决,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时没有法律上的约束力。而在美国,由于历史传统的关系,判例被认为是正式意义的法律渊源之一,即上级法院的判例对下级法院在审判类似案件时具有法律约束力。由于这一差别,中美两国法官在法律推理适用方面也产生了显著区别。中国法官审理案件时,除现定事实外,首先是考虑有关制定法如何规定。在这一过程中,当然会考虑有关判例,但判例不能作为自己判决的法律根据,只有成文法的规定才能作为判决的根据。与此不同,美国法官在审理案件时,除确定事实外,首先要考虑以前类似案件的判例,将本案件事实与以前案件事实加以比较,然后从以前判例中找出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规则,作为判决本案的法律根据。

五、美国司法权处于优越地位,法院享有违宪审查权

美国宪法确立了严格的三权分立原则,即国家机器的三大权力机关,并各有其独自的责任和职能,相互制衡:立法部门(国会)制定法律;行政部门(总统及其政府部门)实施法律;司法部门(主要是法院)适用法律,而且还把宪法解释权赋予司法机关,从而使司法处于优越地位。法院可以通过司法审判,审查一切法规的合宪性。如果法院认为某项立法违宪,即可拒绝执行而使其丧失法律效力。

这项原则在美国宪法中或在任何法律中并无明文规定。据笔者查阅资料,这项原则是由1803年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的判例确立的。

1801年3月3日,美国总统亚当斯在卸任前夕签署委任状,任命马伯里为哥伦比亚特区治安法官。

但委任状未及发出,翌日,杰斐逊就继任了总统,并命令国务卿麦迪逊停发委任状。

马伯里依据1789年司法条例,请求联邦最高法院签发强制执行令,命令麦迪逊发给他委任状。当时最高法院首席法官马歇尔以该司法条例与宪法冲突为由宣布其第13条无效,在由他起草的、全体法官一致同意的判决书中留下了历史上著名的格言:违宪的法律不是法律。由此形成了美国法律中的违宪审查制度。从此美国的国家机构在职能分工上更加清晰,也使其司法程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对美国政治制度发展影响重大乃至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了重要影响,一些国家纷纷效仿美国的做法。

美国俄勒冈的彩绘山


六、从法律上和制度上切实保障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

美国法律十分强调司法独立,所谓司法独立即法院的命令或判决是法官根据法律并在适用已被公认和既定法律原则、规则的基础上做出的,不受某个个人或某个机构的影响,以求从源头上保证司法公正。美国法律规定:法院和法官只服从法律,独立地行使司法权。法官按“自由心证”和“无罪推定”原则办事。就是说,法官凭自己的“良心”行使职权;在没有证据足以证明某人有罪前,从无罪方面考虑,推定其无罪。

为了确保司法独立,美国法律规定了法官不可更换制、专职制、退休制和高薪制等法官保障制度。这些制度对我国当前进行的司法体制改革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所谓法官的不可更换制,是指法官任期届满之前,非经弹劾不得被免职、撤职或令其提前退休,其目的是从实际上和精神上保障“法官独立”和“法官公证”。法官专职制是指法官不得兼任其他职务,不得兼任行政职务,不得兼任议员,不得兼任其他营利职务(教学除外),也不得以政党成员的身份从事政治活动,以保证法官的中立地位。同时还对法官实行退休制和高薪制,使法官生活富裕安定。认为这样,就不会发生贿赂、营私和舞弊现象。笔者认为:上述制度对保障和促进美国司法独立和司法公正起到了积极作用,值得借鉴。

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的法律确定比较完善。但同时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美国法律是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才达到现有的状况的。美国法律曾经具有浓厚的种族主义色彩。据资料反映:直到20世纪50年代以前,美国还有17个州和哥伦比亚特区在教育方面存在种族隔离的法律,有30个州禁止白人和黑人结婚,违者要受惩罚,有13个州公开规定在交通方面实行种族隔离的法律。只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黑人抗暴斗争的高涨及舆论的压力,美国才被迫制定了一些消除种族隔离方面的法律和判例。因此,任何国家的法制与民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美国也不例外。

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先进法律制度时,一定要结合本国的文化、民族心理和传统道德,不能不顾客观条件盲目追随,同时,也要正确评价和肯定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所取得的巨大成绩,不要妄自菲薄。

纠问式审判和对抗式审判的区别

对抗制与纠问制的区别:

1、是不同法系的法庭辩护制度

一个是大陆法系,一个是英美法系。纠问制是大陆法系,对抗制是英美法系。

2、产生的历史时期和社会背景不同。

纠问式诉讼是君主专制的产物;

而对抗式诉讼则是奴隶制民主共和和封建制初期的产物。

3、法官的职能不同。

4、被告人的法律地位不同。

在纠问式诉讼中,被告人只是诉讼的客体,只能被迫究,被处罚,没有任何诉讼地位;

而在对抗制诉讼中,双方当事人地位平等,各自都有控辩的权利。

5、审讯的形式不同。

纠问制诉讼是采取秘密的,刑讯逼供合法化;

而对抗制诉讼则是实行审判公开、“不告不理’的诉讼原则。

 扩展资料:

对抗制是英美法系法庭辩护制度:

对抗制:

(1)对抗的双方:

A——民事案件中的原告,刑事案件中的公诉人;

B——被告律师;

(2)对抗的方式:

提出各自的证据;询问己方证人;盘问对方证人;相互辩论;

(3)法官的角色——不主动调查,消极的仲裁人

A——主持开庭;

B——对双方的动议和异议做出裁决;

纠问制是大陆法系的审判制度,他是由法官承担主导角色,控制审判进程,提出问题,对事实做出判断。

(1)审判官集侦查、控诉、审判职能于一身,不论是否有被害人或其他控告,根据职权主动追究犯罪;

(2)司法机关负责调查事实,侦查和审判秘密进行;

(3)原告人只是告发人,几乎不负法律责任。被告人只是诉讼客体,没有任何诉讼权利,只是被审问,受追诉的对象;

(4)被告人的口供是最佳证据。刑讯逼供合法化、制度化。最典型的纠问式程序见于德国1532年的《加洛林纳法典》。

纠问式诉讼是封建君主专制时期普遍盛行的刑事诉讼方式。即司法机关对于犯罪案件,不论是否有受害人控告或其他人检举揭发,均可根据自身职权主动进行追究和审判。

这种诉讼活动是秘密进行的,被告人只能充当被迫究和审讯的客体,不存在反驳与辩护的权利,只有认罪招供的义务。在诉讼中司法官员是唯一主体,承担着起诉与审判的双重职能。

这种程序起源于罗马帝制时期,在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大陆各国曾广泛推行。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中也实行这一诉讼程序。

抗辩式是英美法系审判制度最主要的特点。这个制度有两个基本要素:其一是由诉讼双方提出其主张和证据;其二是由中立的法官和陪审团依据双方的主张和证据来认定案件事实和适用法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纠问式诉讼

【名称】纠问式审判也叫纠问式诉讼,纠问式诉讼其对称为“控诉式诉讼”,又回称“审问式诉讼”。

【定义答1】

发端于罗马帝国时期,盛行于中世纪后期欧洲大陆国家的君主专制时期和中国古代封建专制社会。亦曾是欧洲宗教裁判的一种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

(1)审判官集侦查、控诉、审判职能于一身。不论是否有被害人或其他控告,根据职权主动追究犯罪。

(2)司法机关负责调查事实,侦查和审判秘密进行。

(3)被害人只是告发人。被告人只是诉讼客体,没有任何诉讼权利,只是被审问,受追诉的对象。

(4)被告人口供为最佳证据。刑讯逼供合法化、制度化。最典型的纠问式程序见于德国1532年的《加洛林纳法典》。

【定义2】对抗制审判方式又称为抗辩式审判方式,主要应用于英、美法系的法庭审判阶段。与之相对应的是答辩式的审判方式,我们国家就是这种。

美国诉讼法的特征

诉讼,中国人俗称打官司,乃最普遍的法律程序。对于美国人来说,通过法院,以诉讼的方式解决争端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像英国一样,美国司法中也强调一种当事人抗辩的制度(Adversarial System),即基于对法庭的信任,诉讼的双方由律师作代理人,以最大的智慧和决心为各自的当事人辩护。法官的职能就是以自己最大的智慧和知识,按照游戏规则,使这种抗辩游戏合法和公正地进行。美国民事诉讼程序与英国法大同小异,以辩论方式审理,诸如侵权诉讼等一类诉讼,则由陪审团裁断,最后由法官作判决。

在一定的意义上,刑事诉讼程序与英国法大相径庭,主要差别有:

1)以宪法原则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2)某些州对重罪的裁定采取大陪审团制度;

3)非法攫取的证据不得采信;

4)确定争辩交易Plea Bargaining)方式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通常,美国民事诉讼的程序是:原告根据案件的性质和轻重,向某一级法庭提交诉状(Complaint),然后按手续将此诉状传送给被告;被告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向同一法庭进行申辩,否则即算弃权,而若弃权,则等于让法官只知原告的一面之词,而满足对其有利的单方要求;被告申辩后,接下来是双方为准备审讯而展开的全面的求证、调查、协议和谈判。从实践角度说,绝大部分民事官司可以通过谈判交易(Negotiation)的方式,达到庭外和解(Settlement)。此种途径即便不成功,还可以采取仲裁(Arbitration)和中介(Mediation)的方式。只有所有上述种种办法都失效之后,案子才会由法官或陪审团经审讯而判决(Verdict)。

美国的正规法庭分为审讯法庭(Trial Court)和上诉法庭(Appeal Court)两种。好笑的是,由于民事诉讼案件太多,以致要想等审理,需排队数年之久,于是乎,近年来,美国一些州以营利为目的的所谓出租法庭(Rent-a-Court)和出租法官(Rent-a-Judge)应运而生。

于是便出现:如果诉讼双方协商同意,可以共同租赁一个法官和一个法庭的情况。这些法官多是退休的或离职的前法官,而法庭则是一些法律服务公司提供的类似正规法庭的配有各种文员和设备的场所。这种法庭采取与正规法庭一样的审理程序,最大的益处是不用排队等上几年,缺陷是价格昂贵,而且不一定公正。

一枚铜钱总有两面。

美国人动不动就法庭上见,以至于诉讼陷于滥用。

法律费用虽然昂贵,但律师对民事官司,尤其是大数额金钱理赔的案子,一般是先代垫费用,待胜诉后按理赔数额的百分比分账(Contingency Fee),而非预先支付,即所谓不获理赔,分文不收。于是,就造成了一种所谓受害者文化现象,如车祸受伤、意外损伤、质量事故、医疗事故、劳工赔偿、名誉损害及各种侵权行为等,诉讼对象多是大公司、大财团,还有相当部分的败诉者最终由保险公司理赔。不少的理赔金额可以上百万,甚至上千万。

最值得指出的是新兴起的所谓性骚扰,尤其是对大名人或大富翁的性骚扰诉讼,简直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正如控告克林顿性骚扰的宝拉·琼斯所说的:不管胜负,我都闻到了钞票的气味!Either way I can smell money!!)